7月27日,杨浦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专题审议会,就“打造新引擎、激活新动能、占领新高地,推动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”“高质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,打造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最佳实践地”“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,推进杨浦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”等议题,开展审议。
审议会上,围绕“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,推进杨浦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”,代表们踊跃发言,现场气氛热烈,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和建议。区领导卢刚、顾毓静、王浩出席。
(资料图片)
盘活资源,激发文化脉搏
百年工业、百年大学、百年红色工运、百年市政,杨浦四个百年底蕴深厚,余音绵延,为诸多文物古建“遮风挡雨”。从百年前初心启航的秦皇岛路码头,到前身是瑞记纱厂的毛麻仓库,从雕梁画栋、重檐歇山的杨浦图书馆,到气势恢宏、质朴稳重的绿瓦大楼……太多历史在这里留痕,随着时代变迁,它们摇身一变成为优质的红色资源,为杨浦文旅产业发展添上亮丽色彩。
卢彬代表认为,杨浦不缺文化空间载体,如何盘活手头资源、嵌入优质内容,才是亟待思考的话题。“杨浦图书馆素有‘小故宫’之称,开放之初大火了一阵,证明市民对它很有兴趣。我们可以以之为中心,串联上海体育大学绿瓦大楼、长海医院‘飞机楼’等周边场所,没开放的要开放,加强统筹协调,与大学路休闲区融合形成一条可阅读、可听、可看、可休闲的城市微旅游线路。”
杨浦滨江是许多代表目光聚焦的重点。在那里,曾诞生了多个“第一”:全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厂、发电厂、煤气厂、纺织厂、柴油机厂……在顾伟红代表看来,这些厂房昔日擦亮了“上海制造”的名片,如今则是杨浦宝贵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。“希望继续依托工业遗存,开发文化产品,推介旅游线路,让八方来客感受中国工业的艰苦创业奋斗史、科技创新发展史,激发爱国主义热情,也助力提升上海制造影响力,传播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。”
“如何利用现有工业遗存,说好杨浦故事,需要引入更多创新元素。”近年来,杨浦区在推动老工业城区转型过程中,非常注重工业遗址保护和活化利用,积极弘扬传承工业文明特色元素和文化基因。周明代表认为,要将创新性思维应用到工业遗存转化中,与更多社会组织、企业、机构合作,让文化场馆、活动等纳入全市甚至国际版图,吸引更多市民游客来到杨浦,看到杨浦魅力。
区校联动,挖掘文化动能
复旦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上海财经大学……分布在杨浦各处的高校,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学府,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脉,是保存、传承、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。近年来,杨浦坚持强化“三区联动、三城融合”,推进政府与高校合作,在城市更新、双创发展等多领域累结硕果,而不少代表认为,高校资源对文化的助推作用也在日益凸显。
“杨浦滨江留存着大量的不可移动文物,我们应依托区域内丰沛的高等教育资源,出台相关政策,鼓励、支持区域内高校发挥专业特色,在工业遗存设计利用、功能重塑、文化价值提升等方面开展研究,在现有改造基础上,发挥出工业遗存的最大价值。”盛春代表建议。
“无大学不杨浦。”徐微徨代表认为,文化建设不只是“开放公共场馆”“搞搞娱乐活动”,也应利用好丰厚深沉的教育资源,为城市更新作贡献。当前,以复旦大学、同济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,正积极投身社区规划师项目,对街区设计、产业集聚起到重要作用。未来,在保留老工业遗存、促新产学研用高质量融合等方面,杨浦的教育资源也应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石。
创新再出发,抓住青春力量
“文化品牌塑造的成功与否,是一个城区综合软实力的重要体现。”宋轶涵代表表示,要加强品牌性艺术活动的引入,以此提升杨浦文化艺术整体氛围,这也将助推营商环境的不断增强。“过去火爆的国际管乐艺术节等活动,也可以重启,要让老百姓想到音乐会、话剧、展览,就要想到杨浦、想来杨浦。”
面向青年人,文旅资源上“云”是发展大势所趋。张茜代表建议,要深化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,推动线上线下内容融合发展。比如,依托5G+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AI、元宇宙等前沿技术,助力区内的文博场馆、图书馆、文化中心等机构数字化改造提质增效,建设沉浸式数字文化场景,丰富线上文化内容。同时,杨浦要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应用,通过虚拟复原、数字化展示等形式,使优秀传统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百姓眼前。
夜间经济现已成为上海消费新的增长极。据统计,截至今年6月25日,上海6月夜间线下消费总额427.46亿元,夜间经济综合实力指数排名持续稳居全国第一。有代表认为,夜间经济或许也是杨浦的经济发展突破口。
“我是做旅游产业的,今年以来,我们从一些数据中惊喜发现,上海夜游景区搜索量同比增长362%。”汤澜代表表示,夜间经济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,“90后”“00后”这群“夜猫子”则是重点服务对象。建议杨浦进一步丰富夜经济产品供给,举办主题夜间活动,如沉浸式夜游、特色夜市等,激发夜食、夜购、夜娱、夜秀、夜健等创新业态活力,拓展夜间消费场景,让杨浦的夜晚更有活力,满足消费者个性化、多层次、品质化的需求。
标签: